找到相关内容57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解脱自我

    (《中佛选》)见性为“直了”,悟为“顿”。   神秀说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就是说,灭除一切烦恼,显现清净本心,方能成佛的渐修。而惠能反对神秀的主张,说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佛性常清净,何处尘埃。”这意思是,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妄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烦恼,不是外在于佛性的东西,而是从空寂之知的“本心”,所以根本不能玷污“本心”的清净。因为妄念、烦恼并非实在之...

    (韩国)李顺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3061573.html
  • 广州六榕寺导游词

    旅游社区,旅游软件,慧能在碓坊中得知此事,也念了一偈,由于不识字,就请人写在神秀偈的旁边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”。[旅游联盟2007-9-30提供:旅游资源大全,免费旅游交易...心即开悟,便问诵经人诵的是什么经,来自何处。[旅游联盟2007-9-30提供:旅游资源大全,免费旅游交易平台,旅游社区,旅游软件,诵经人回答说他诵的是金刚经,来自湖北黄梅东禅寺。[旅游联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5261647.html
  • 妙华法师:《六祖坛经》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

    子就写在神秀的一旁:  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    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 ?    慧能大师的这首偈子用意在于让大家见到空性。世间的人执著于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真实的,把万物也看成是真实...哪里还有一个物呢 ? 如果有一物,就等于在佛头上安头了。佛法在本地风光上是一尘不染、一法不立的,哪里还有一物呢 ?“ 何处尘埃 ” ,当下就是清净自在的。    这两首偈子,神秀强调的是修这一方面,...

    妙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0162354.html
  • “如来禅合祖师禅”:晚明禅学中兴的特质

    悟修论思想,云栖认为神秀主张“时时勤拂拭”正是宗门现实修行的有益方法,他说:“昔一友人谓予曰:今人见六祖道‘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’,便将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0962416.html
  •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

    偈曰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”,五祖见之即印可,认六祖明心见性,已了生死,因六祖偈,冥符经意,如《华严经》云:“譬如真如,无有一物&...说法从何而生?   佛未说断妄念,只要你除执著   《大乘起信论》与《华严经》、《维摩诘经》所论适得其反   妄念与妄缘二者不同   妄念断尽,不是佛性   妄念不从佛性起,究竟从何处而起呢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3462442.html
  • 净土科学观-极乐世界的依报与正报

    净心,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”心清净了,心清净所示现的万德万能。  在经典里面我们看到舍利弗尊者,辩才无碍。有人请问释迦牟尼佛,舍利弗尊者何以有那么大的智慧?佛告诉他说,舍利弗的心,就像一个鼓一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30062630.html
  • 论提婆达多之“破僧”

    彼此的着重不同,也就不免成为不同的派别。这如弘忍的“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,被慧能修改为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”,就流为北禅与南禅的对立一样。提婆达多的见地,与他的“五法是道”有开,到下面再为说明...

    印 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1562893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四章

    此自“无念”。于外不著相,向内不落空;法性无自体,当下悟“无住”。若能悟三者,便是见性人,此为顿教法,愚人不可悉。  真空之性体,六祖之所言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”证悟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463703.html
  • 釋達觀著:随缘自在

    ,故又言:“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”  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。  六祖言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”四大假合,五蕴本空。  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...修持,不论何时,不论何处,皆为众生所恭敬,且受供养,与佛无异。  复次,须菩提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堕恶道,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则为消灭,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...

    釋達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563704.html
  • 惠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

    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   这里改动最大、最引起后人争议的是将“佛性常清净”句改为“本来无一物”。这种改法是否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以般若...不同的记载,敦煌本《坛经》记为两首:   其一为: 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无台;   佛性常清净,何处尘埃。   其二为:   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;   明镜本清净,何处尘埃。 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4363734.html